• 地區(qū)導航
  • 全國

全國

全國自考00531《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》全真模擬試卷(三)

點擊數(shù): |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7-25 12:30:00 | 收藏

    一、單項選擇題:本大題共30小題,每小題1分,共30分。
    1、“文革”后,表達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良知覺醒的代表作是(A)
    A.《隨想錄》
    B.《回看血淚相和流》
    C.《哭小弟》
    D.《干校六記》
    2、白先勇小說《游園驚夢》將戲劇與人生交織在一起,小說中人物所唱“游園”、“驚夢”這些曲目是(B)
    A.秦腔
    B.昆曲
    C.越劇
    D.京劇
    3、嚴歌苓小說《少女小漁》中,小漁男友江偉所持的主要價值觀是(A)
    A.實利主義
    B.人與自然的和諧
    C.熱愛祖國
    D.舍己為人
    4、“衣食是本,自有人類,就是每日在忙這個。可囿在其中,終于還不太像人。”這段話出自(B)
    A.《哦,香雪》
    B.《棋王》
    C.《鞋》
    D.《拾嬰記》
    5、張學東小說《送一個人上路》中,被送“上路”的人物是(D)
    A.袓父
    B.楊三老漢
    C.母親
    D.韓老七
    6、宗璞散文《哭小弟》采用的主要表現(xiàn)手法是(A)
    A.細節(jié)描寫和側面烘托
    B.塑造典型環(huán)境中的典型性格
    C.通過日常生活畫面托物言志
    D.心理描寫
    7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《義勇軍進行曲》歌詞的作者是(A)
    A.田漢
    B.郭小川
    C.巴金
    D.豐子愷
    8、下列作品中,以“超過偉大的/是人類對偉大已感到茫然”為題記的是(C)
    A.《就是那一只蟋蟀》
    B.《紅玉米》
    C.《麥堅利堡》
    D.《日記》
    9、海子詩歌《麥地》最后一節(jié)中寫道,“月亮下/一共有兩個人”。這句詩中“兩個人”指的是(B)
    A.男人和女人
    B.窮人和富人
    C.家人和友人
    D.仇人和友人
    10、下列作品中,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,體現(xiàn)出崇高的、悲劇性的、神圣的審美效果的小說是(D)
    A.《棋王》
    B.《馬橋詞典》
    C.《廣陵散》
    D.《殘月》
    11、舒婷詩歌《雙桅船》中最主要的一對意象是(A)
    A.船與岸
    B.船與風暴
    C.岸與燈
    D.風暴與燈
    12、陳翔鶴《廣陵散》寫的是(A)的事情。
    A.魏晉易代之際
    B.東周
    C.西晉
    D.南北朝
    13、以下詩人中,有“農民詩人”美譽的是(C)
    A.余光中
    B.公劉
    C.臧克家
    D.流沙河
    14、西西散文《致西緒福斯》中,主要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形象是(D)
    A.奧德修
    B.西緒福斯
    C.奧菲爾斯
    D.石頭
    15、莫言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本土作家,他創(chuàng)作的長篇小說是(A)
    A.《生死疲勞》和《蛙》
    B.《豐乳肥臀》和《風云初記》
    C.《沉重的翅膀》和《天堂蒜薹之歌》
    D.《檀香刑》和《妻妾成群》
    16、楊絳的散文《干校六記》被錢鐘書稱為(A)
    A.大背景的小點綴,大故事的小穿插
    B.大背景的小穿插,大故事的小點綴
    C.大背景的大點綴,大故事的大穿插
    D.大背景的大點綴,小故事的小穿插
    17、張潔散文《揀麥穗》敘述了兩個“揀麥穗”的故事,前一部分寫了舊時農村姑娘“我”揀麥穗時的“美麗的夢”及其破滅;后一部分寫了(B)
    A.賣灶糖老漢又回到了“我”身邊
    B.“我”和賣灶糖老漢之間的純真情誼以及“我”對老漢的思念
    C.樹梢上最后一個火柿子的喜氣映襯了“我”的喜悅心情
    D.“我”找到了那個皺巴巴的像豬肚子的煙荷包
    18、柯靈散文《回看血淚相和流》控訴和批判了“文革”帶來的災難,敘述的對象是(A)
    A.夫人國容
    B.朋友波外翁
    C.小弟鐘越
    D.鄰居癩六伯
    19、張賢亮小說《邢老漢和狗的故事》所敘邢老漢命運場景的次序是(A)
    A.入社——被編入煉鋼大軍——和要飯女人的離合——黃狗之死
    B.被編入煉鋼大軍——入社——和要飯女人的離合——黃狗之死
    C.入社——被編入煉鋼大軍——黃狗之死——和要飯女人的離合
    D.被編入煉鋼大軍——入社——黃狗之死——和要飯女人的離合
    20、史鐵生散文《我與地壇》中,以“艱難的命運,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”這一句話描述的人物形象是(C)
    A.小弟
    B.朋友
    C.母親
    D.祖父
    21、孫犁散文《黃鸝一一病期瑣事》中,用來與黃鸝太湖之濱天闊任飛的極致之美進行對照的是(A)
    A.被拴黃鸝的凄慘神情
    B.天空中海鷗的受驚遠飏
    C.光背馬的憐憫和抱怨
    D.種馬無與倫比的強壯和美麗
    22、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/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”,創(chuàng)作了以上詩句的詩人是(B)
    A.公劉
    B.北島
    C.綠原
    D.西川
    23、韓少功小說《馬橋詞典》中,人物志煌身上“寶氣”的內涵是(B)
    A.對權力的屈從
    B.對民間正道的堅守
    C.木訥遲鈍的性格
    D.喜同惡異的心理
    24、王蒙小說《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》中,充滿了革命理想,朝氣蓬勃,對舊觀念、舊事物抱著質疑和批判態(tài)度的人物形象是(A)
    A.林震
    B.韓常新
    C.王清泉
    D.魏鶴鳴
    25、牛漢散文《童年二題》中,“我”對“早熟的棗子”所持的態(tài)度是(A)
    A.苦澀與悲憫
    B.自豪與炫耀
    C.冷漠與憎恨
    D.欣喜與崇拜
    26、穆旦詩歌《智慧之歌》全詩的節(jié)奏是(B)
    A.由激切轉為舒緩
    B.由舒緩轉為激切
    C.舒緩低沉
    D.激越高亢
    27、老舍話劇《茶館》眾多人物中,試圖走“實業(yè)救國”道路的民族資本家是(C)
    A.常四爺
    B.馬五爺
    C.秦仲義
    D.王利發(fā)
    28、小說《將軍族》中的“三角臉”是(A)
    A.大陸去臺灣的退伍老兵
    B.康樂隊老板
    C.騎單車的高大農民
    D.挑著水肥的矮小農夫
    29、余光中詩歌《鄉(xiāng)愁》的主要藝術手法是(A)
    A.比喻和反復
    B.擬人和比喻
    C.夸張和對比
    D.暗示和雙關
    30、下列作品屬于雜文的是(A)
    A.邵燕祥的《<圣經>擬作》
    B.史鐵生的《我與地壇》
    C.牛漢的《早熟的棗子》
    D.楊朔《茶花賦》
    二、多項選擇題:本大題共5小題,每小題2分,共10分。
    31、下列作品中,以“文革”為時代背景的有(BCDE)
    A.王蒙《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》
    B.馮驥才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》
    C.阿城《棋王》
    D.楊絳《學圃記閑》
    E.郭路生《相信未來》
    32、傅雷散文《致傅聰》表達的人生、事業(yè)和愛情的觀念有(ABCE)
    A.藝術家應為保持藝術的完整而奮斗
    B.別做愛情上的唐·璜
    C.別做經理人的搖錢樹
    D.可做愛情上的唐·璜
    E.以藝術為生命的人應把真理、正義、人格看得高于一切
    33、巴金散文《懷念蕭珊》的主題意蘊有(ABCD)
    A.追憶與哀悼蕭珊
    B.表達對妻子早逝的愧疚
    C.對“文革”災難的反思和批判
    D.渴求精神道德的完善
    E.表達作者哀而不傷、樂天知足的態(tài)度
    34、公劉詩歌《哎,大森林——刻在烈士飲恨的洼地上》中“大森林”這一意象的意蘊有(ABCDE)
    A.生機
    B.腐敗
    C.代謝
    D.喧囂
    E.健忘
    35、下列人物中,出自陳翔鶴小說《廣陵散》的人物有(BCDE)
    A.王著
    B.山濤
    C.鐘會
    D.呂安
    E.嵇康
    三、簡答題:本大題共4小題,每小題7分,共28分。
    36、簡析王安憶小說《喜宴》的主題意蘊。
    答:
    (1)小說以20世紀70年代初期知識青年“上山下鄉(xiāng)”為歷史背景,描寫了一場平淡無奇的喜宴。
    (2)客觀地呈現(xiàn)了“文革”時期農村的苦難生活以及人際關系的淡漠。
    (3)真實地反映了知青下鄉(xiāng)后苦悶、頹廢與壓抑的精神狀態(tài)。
    37、簡析張曉風散文《母親的羽衣》中“羽衣”喻象的內涵。
    答:
    (1)全文以“羽衣”為關鍵喻象,謳歌了母愛的偉大。
    (2)“羽衣”象征著母親在少女時代得到的寵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夢想,被珍藏起來的“羽衣”象征著母親為了子女愿意放棄一切的偉大情懷。
    (3)“羽衣”也暗示了為人子女應理解并敬重母親。
    38、簡析蘇童小說《拾嬰記》的藝術特征。
    答:
    (1)“擊鼓傳花”式的故事結構,形成了一個封閉的敘述圈,有力地批判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漠。
    (2)運用個性化的語言刻畫人物。
    (3)虛實結合的敘述技巧。
    39、簡析洛夫詩歌《長恨歌》的藝術特征。
    答:
    (1)巧妙化用白居易的同名詩作《長恨歌》,構成互文,借古喻今,產生了獨特的諷喻效果。
    (2)想象力豐富,瞬間的直覺和幻覺交雜倒錯、有機結合;注重意象的經營與整合,“水”與“黑發(fā)”兩個意象貫穿全篇。
    (3)節(jié)奏靈動,詞匯簡練精確。
    四、論述題:本題12分。
    40、分析劉慶邦小說《鞋》中守明的形象特點以及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。
    答:
    守明的形象特點:
    (1)守明是一位情竇初開、羞澀內向的農村少女。
    (2)守明為未婚夫做鞋的嚴肅、認真,甚至苛刻的態(tài)度,表現(xiàn)了她向往愛情的純真與深切。心理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:
    (1)小說以細膩的心理描寫,生動描摹了初陷愛河的少女情懷。
    (2)吸引中外心理描寫方法,準確深入地呈現(xiàn)了守明純真與豐富的情感世界。
    五、閱讀分析題:本題20分。
    41、閱讀龍應臺的散文《目送》,結合作品實際,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學評論短文。要求:
    (1)緊緊圍繞本文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來寫。
    (2)不要寫成讀后感。
    (3)表達通順、書寫規(guī)范、卷面整潔。
    目送
    龍應臺
   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,我和他手牽著手,穿過好幾條街,到維多利亞小學。九月初,家家戶戶院子里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,枝丫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,越出了樹籬,勾到過路行人的頭發(fā)。
    很多很多的孩子,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。小小的手,圈在爸爸的、媽媽的手心里,怯怯的眼神,打量著周遭。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(yè)生,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:一件事情的畢業(yè),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。
    鈴聲一響,頓時人影錯雜,奔往不同方向,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紛亂的人群里,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——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,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。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,但是他不斷地回頭;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,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。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里。
    十六歲,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。我送他到機場。告別時,照例擁抱,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,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。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。
    他在長長的行列里,等候護照檢驗;我就站在外面,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。終于輪到他,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,然后拿回護照,閃入一扇門,倏乎不見。
    我一直在等候,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。但是他沒有,一次都沒有。此刻他二十一歲,上的大學,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。但即使是同路,他也不愿搭我的車。即使同車,他戴上耳機——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,是一扇緊閉的門。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,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: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,眼睛望向灰色的海;我只能想象,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,但是,我進不去。一會兒公車來了,擋住了他的身影。車子開走,一條空蕩蕩的街,只立著一只郵筒。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我慢慢地、慢慢地意識到,我的落寞,仿佛和另一個背影有關。
    博士學位讀完之后,我回臺灣教書。到大學報到第一天,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。到了我才發(fā)覺,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,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。卸下行李之后,他爬回車內,準備回去,明明啟動了引擎,卻又搖下車窗,頭伸出來說:“女兒,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,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。”
   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,然后噗噗駛出巷口,留下一團黑煙。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,我還站在那里,一口皮箱旁。
    每個禮拜到醫(yī)院去看他,是十幾年后的時光了。推著他的輪椅散步,他的頭低垂到胸口。有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,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,裙子也沾上了糞便,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臺北上班。護士接過他的輪椅,我拎起皮包,看著輪椅的背影,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,然后沒入門后。
   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。
    火葬場的爐門前,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,緩緩往前滑行。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,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。雨絲被風吹斜,飄進長廊內。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(fā),深深、深深地凝望,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。
    我慢慢地、慢慢地了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
    ——(選自《親愛的安德烈》,三聯(lián)書店2009年9月第1版)
    答:
    (1)主題意蘊:
    第一,“我”與兒子、與父親之間許多目送的日常生活場景,表達了“我”和父親之間濃厚的親情,以及“我”在兒子之間感受到的落寞。第二,“我”用“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”、“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”等句概括出親情與生命關系的獨特理解:兒子、“我”、父親三代代表著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,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軌跡,親情應讓親人的生命更加自由地展開,而不應成為親人生命自由展開的束縛。
    (2)藝術特點:
    第一,結構具有勻稱美。“我”目送兒子的三個場景與“我”目送父親的三個場景對照中有呼應,文中和文末重復同一段文字,形成結構的勻稱。第二,記事場景很有畫面感。第三,語言飽含深情,議論精辟有哲理意味。
    • THE END

      聲明:本站部分內容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權益,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。

    自考網校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• 考點串講班

    • 全科精講班

    • 全科基礎班
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學位英語(適用地區(qū)看課程介紹)

      購買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學位英語(江蘇、山東適用)

      購買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學位英語(適用地區(qū)看課程介紹)

      購買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現(xiàn)代教育測量與評價學

      購買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

      購買
    • 課程精講班

      網課試聽
    • 侵權責任法

      購買

    咨詢老師

    官方微信

    自考網校

    官方微博

    電話咨詢

    學歷提升,免費咨詢

    返回頂部

    Copyright?2018-2023 百分自考網(www.mmduriz.cn)
   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備18037099號-1

    • 微博二維碼

    • 中國自考社區(qū)

    首頁

    自考網校

    學歷提升

    在線咨詢

    开化县| 英山县| 佛冈县| 新源县| 弥勒县| 东山县| 德保县| 上蔡县| 马公市| 监利县| 抚远县| 瑞金市| 陆川县| 上蔡县| 常山县| 小金县| 绥芬河市| 社旗县| 安溪县| 沭阳县| 通河县| 泊头市| 西畴县| 鹤岗市| 上饶县| 大港区| 新密市| 盐池县| 衡南县| 绿春县| 定西市| 永清县| 涟水县| 尼玛县| 滦南县| 阿拉善右旗| 石城县| 广安市| 定安县| 湘乡市| 即墨市|